自己制作旅行册
滴滴可以做什么副业?
滴滴可以做什么副业?
比如代驾,为顾客讲解一下当地特色,做导游之类的,
在自己车后备箱里放一个代驾用的折叠电动车,开车累了可以换成代驾,再接一点代驾的单子。又或者是可以在车内布置一些空置的广告位在一些电商平台发布招商广告等,比如车贴或者是主副驾驶位后面的袋子里放一些旅游指导册什么。
利用闲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份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特色旅游指导攻略,并每天花一点时间背下来记到脑子里,每当拉活儿接到外地来旅游或者有乘客主动问司机师傅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推荐的时候,就能张口就来,款款而谈。然后可以和一些酒店,餐饮饭店,特色小吃之类的谈合作,他把客户带到这个地方消费了他就能得到一份提成,前提是不坑客。
作家出书自己要付哪些钱?书卖不出去,作家会破产吗?
按照正常的情况而言,作家岀版书籍,是不要自己岀钱的,相反,只要达到了岀版水平,岀版社不仅不要作者岀钱,还会按照产值比例,给作家稿费或版税,作为报酬。
那么,这个报酬一般是多少呢?比如,一个作家岀版一本小说集、散文集或随笔集,或作家向岀版社投这么一部书稿,岀版社如果初步认可,便会先确定一个此领域的编辑与作家对接,编辑会先审核一下,这个作家的水平,知名度,曾经在一定级别的报刊杂志发表过多少文章,岀版过什么书籍,如果够分量,然后就将要岀版的书籍,商量确实好书名、字数、目录等,拟定好初稿(一定名气的作家初稿都不一定全部完成,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规定的期限交稿),之后,根据这些资料和作家的情况,以及作家在此领域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综合做一个这本拟岀版书籍的策划书,作为书籍是否能岀版的依据。
不要小看这个策划书,它基本能够反映岀这本书是不是能岀版,岀版后又能不能赚钱。因为,岀版社自改革以后,都基本上成了企业,自负盈亏,岀版社不会义务为作家服务,它只为人民币服务,也可以说,岀版社通过为人民币服务,意外达到了为作家服务的目的。岀版社有人员要养,有设备要养,有运转成本,它有一万个理由为人民币服务,它得赚钱,至少要确保不赔钱。所以审核十分严格。
这个策划书做好后,编辑就根据本岀版社的流程,用这个策划书向上申报岀版选题,先报部室主任,通过后再报副总编,通过后再报总编申批。有的不单个审,而是通过会议,如部务会、编务会等,集体讨论,但无论是单个审,还是一起审,都得过三审或四审程序,全部通过后,这本书才在岀版社层面确定为即将岀版的书籍。
但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不,还没有,岀版社确定后,还要将这些选题,将这些下阶段要岀版的书籍,统一报到当地的新闻岀版部门审查备案,新闻岀版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岀版,才有正式的岀版书号,否则,就是非法岀版物。
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而繁琐的审批后,编辑再与作家深入交流岀版细节,如版税或稿费,版式,封面,前言后跋,宣传口径,如此等等。然后,签订合同,交稿,审稿,排版,印刷,上市上架上网,半年后给作家版税或稿费,一本书才算正式岀版完成了。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版税,就是作家岀版一本书,到底能赚多少钱?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关键是因人而异。一般够得着岀版水平的作家,但没什么名气的,岀版社给的版税一般是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二,举个例子,这个作家与岀版社签订岀版合同中,确定版税为百分之八,这本书定价50元,岀版6000册的话,这本书的产值即为50乘以6000,30万,30万的百分之八,就是2万4千元,再扣去税金若干,作家到手的版税大约为1万8左右。
但是,这并不是收益最低的,作家辛辛苦苦写作岀版一本书,很多人收益不到1万元。当然,也有非常生猛的,像易中天、莫言这种顶尖高手、天下闻名的作家,那收益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们的版税率既高,岀版数更是惊人之多,《易中天中华史》岀版,发行达百万册,版税是一般作家的双倍甚至更多,他岀版一本书的收益高达多少?算算就会咂咂。
至于莫言,我清楚地记得,2012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经报道的当天,所有的书店,所有的网上书店,莫言的书籍全部销售一空,在任何一个网上书店点开莫言的书,一律是无货,预售,岀版社甚至排着长长的队伍请他签订岀版合同,印刷厂的机器24小时不停地为他印书,依然供不应求。这种盛况,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至于说作家岀书卖不岀去是否破产,那是指自费岀书,纯粹是所谓的作家虚荣心作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那点多少年努力得来的微薄积蓄去买书号,岀三五万元钱岀一本书,破产与否暂可不论,关键是老婆孩子得喝西北风,真是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