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十种方法
如何高效背古文?
如何高效背古文?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背诵古文是有必要的,我向学生推荐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默读了解文章大概意思;
2、诵读解决难读字词;
3、分段背诵;
4、划出重点语句背诵(通常默写就默这些);
5、间隔背诵(会背后隔天再背一次,第三天再背一次,然后第五天再背一次,以此类推,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
你现在要上初三,那么更要注重重点语句的背诵,可像背英语那样,把重点语句写在小纸片上,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开发右脑十种方法?
多唱歌,右脑对音乐反应敏感。
添加幻想成分。想像力是右脑游戏的动力源泉。
有效的十种好的学习方法?
1、目标学习法
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目标,就要在上新课时了解本课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在复习时着重从宏观中把握微观,注重知识点的联系。
身体记忆宫殿都有什么?
每个人都可以建造无数属于自己的“身体记忆宫殿”。比如“心肝脾胃肾”、“脑耳眼鼻口”、“肩臂肘腕指”等,皆可依照顺序用来记忆五种事物;“发眼鼻口颈肩胸腹臀膝”,可用来记忆十种事物;“头眼鼻口颈肩胸腹臀膝腿足”,可用来记忆十二种事物。发挥想象,依次类推,每个人都可以将身体变成一个一个专属“记忆宫殿”。
有网友问:邱老师,上了年龄失忆,有救吗?
你是在哪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开始出现下滑趋势的呢?你又是在哪一天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提高(至少保持)记忆力的呢?
一般而言,人们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这三种现象:
1. 单位时间内记忆东西的能力下滑。原来背一段英文需要十五分钟,现在却需要半小时。
2. 记忆的有效时间缩短。过去记住的东西,在要用的时候统统想不起来了。
3. 记忆时的耐性下降。原来可以安安静静坐着背一个小时文章,现在不到十分钟就要起来玩手机。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记忆力下滑的情况?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除去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膳食结构不佳等我们主观上的问题之外,记忆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这本来就是个自然现象。国外著名学术期刊《Psychology and Aging》在 2001 年刊登了一篇论文,研究显示人们从 20-30 岁中期开始,记忆就出现了连续而有规律的衰退。
那么,我们能对记忆力下滑的问题不管不顾么?绝对不能。从健康的角度讲,如果记忆力下滑的同时,还伴有头痛、头晕、感官迟钝等现象,这很可能是身体疾病的征兆,必须马上就医;从工作的角度讲,现代人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工作中每天有大量鲜活的内容、生活中还有各种小常识、黑科技,我们都必须吸收和记忆。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还希望持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他就必须要保证自己拥有优秀的记忆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恢复自己正在衰退的记忆力?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已经很丰富了。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东尼·博赞,他应该说是当前在记忆领域影响最大的人了。他是标准的英国佬,在 BBC 和国际电视台拥有超过 3 亿的观众和听众,创办了包括世界记忆力锦标赛(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在内的三项国际赛事。他出版了 80 多部记忆领域的研究著作,最畅销的是一套被称为“思维导图”系列的丛书,全球范围内销售量已突破 1000 万册。
我们听听他的书名就能知道他大致的思路:《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快速阅读》《掌控记忆》《博赞学习技巧》……应该说,博赞主要研究的是记忆方法和记忆技巧,也就是“如何记得更快”,都属于“怎么记”的问题。
实际上,大家想想我们平时听到的记忆方法和技巧,以及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记忆培训班,都是以教你一些记忆小窍门而闻名的。而这部分不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
相反,我要强调的是,只要了解一些有关“如何学习”的理论,你都会知道,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为什么学”从来都是比“怎么学”更重要的学问。在这里我不得不搬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老话:“如果我有一小时的时间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五十五分钟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再用五分钟时间去解决它。”这和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八原则”其实是一个道理。在记忆力这件事情上,堆积很多种记忆方法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明明要记的就是一段材料,结果你还需要在手头的十种记忆方法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这岂不是更浪费时间了?
而事实是,懂得自己“为什么要记忆”,是比“怎么记忆”更重要的一件事。
在有关“为什么要记忆”这个问题上,凯文·霍斯利(Kevin Horsley)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其实,霍斯利在小的时候一点都不擅长记忆,中学时他甚至背不住一些数学公式,放到我们中国来就极有可能沦落为高考落榜生。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就是读到了东尼·博赞(嗯,就是我之前介绍的那位老哥)的著作,从此他开始不断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还在 1995 年的世界记忆锦标赛中拿到了第一名。这个世界闻名的比赛也是东尼·博赞创立的,他们俩的羁绊还真是非常深刻。
后来,凯文·霍斯利不只满足于拿下年度冠军,还希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1999 年,他成功打破了人类记忆史上的记录(The Everest of Memory Tests)。他先是背下了圆周率小数点后 10000 位,然后工作人员会随机问他某 5 位是什么,比如“第 5001-5005 位是什么,第 1326 到第 1330 位是哪五个数字?”就这样,他回答了整整 50 组提问,并且成功比之前的记录快了整整 14 分钟。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人类的记忆力是永无止境的。
去年,凯文·霍斯利出版了自己在记忆领域的重量级著作《无止境的记忆力:如何运用进阶学习策略提高学习速度、记忆能力和工作效率》(Unlimited Memory: How to Use Advanc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Learn Faster, Remember More and be More Productive)。他没有像之前的记忆大师一样罗列记忆技巧。相反,他非常具有启发性地带我们思考:你究竟是为什么而记忆?他还把这个问题拆分为三个详细的步骤:明确你的记忆目标(purpose)、找到你的记忆兴趣(interest)、重拾你的好奇心(curiosity)。这就是他在书中提出的“PIC 记忆法则”。这本书在 2016 年 3 月出版,至今还没有中文译本问世。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PIC 记忆法则”到底讲了些什么,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运用“PIC记忆法则”来拯救自己的记忆能力。
第一步:明确你的记忆目标
在记忆一段内容之前,你需要仔细思考:我到底为什么要记住这个内容,它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这是一段需要你花很多时间记忆的内容,你甚至需要或者拿出身边的一张纸,尽可能多地写下记忆这段内容的理由。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记忆目标,你会变得理性、耐心而专注。相反,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你不可能获得非常好的记忆效果。
世界闻名的时间管理大牛、GTD(Get Things Done)原则的提出者大卫·艾伦(David Allen)有一句名言:如果你并不确定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根本不可能付出足够多的努力(If you’re not sure why you’re doing something, you can never do enough of it)。
但是看到这儿,你可能会犹豫: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记忆目标?我记忆的目标难道不就是把东西背下来吗?
其实啊,记忆目标也是分好和坏的,或者更清晰地说,是分成“清晰”和“模糊”的。接下来我就要分享,我们应该如何确立一个明确的记忆目标(specific purpose of memory)。
比如说,你看这篇微信推送的时候,可能也会思考: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记住什么?一个模糊的记忆目标是: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但是这种目标,其实和没有目标没什么区别。而一个清晰的记忆目标如下:
1.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记住“PIC 记忆法则”究竟由哪三个概念组成;
2. 我想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给我的父母科普一下什么是“PIC 记忆法则”,说不定还能提升他们正在衰退的记忆力。
一个明确的记忆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个要点:内容可量化(如上一段所说的“记住三个概念”)、应用场景明确(如上一段所说的“给我妈妈讲讲”)。我们特别要重视“应用场景”这件事,因为只要你能和别人讲明白的事情,你自己一定已经记得一清二楚了。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你就能理解,假设今天公司开会,你关系最好的同事因病请假,并让你转告会议内容,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会努力记住这次会议内容?道理就蕴含在“应用场景”四个字中,因为今天的会议内容你有明确的应用场景——讲给你同事听,所以你的记忆力会被全面解放出来。
第二步:找到你的记忆兴趣
年轻时,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喜欢的歌星,假设你喜欢他 10 年、20 年,他可能已经出了 200-300 首歌,如果每首歌的歌词有 200 字,那你其实已经记下了 6 万字的歌词。如果你有两个非常喜欢的歌星,你就因为他们而记下了 10 万字的内容。
而且,这 10 万字不仅会记在大脑中,还会出现在你的日记本里、你屋子的墙壁上、你给朋友写的明信片里,甚至是你的求婚誓言当中。
为什么我们对这些歌词念念不忘?原因就是我们对它们拥有无穷无尽的记忆兴趣。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的记忆兴趣会极大程度影响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兴趣很高的时候,大脑的自律性、敏锐性也会水涨船高,拖延症和犹豫不决的毛病也会消失不见。
回忆一下,当你刚拿到偶像的新专辑,顺着音乐一边摇摆一边记歌词的时候,你的嘴角都是带着笑意的,你的脑海中全是他(她)的影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但是你可能又会问了:我有兴趣的事情我肯定记得快啦!但是问题就是,有很多东西是我不得不记、根本找不到记忆兴趣的,面对这些内容,我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这也是很多朋友记忆时的痛点。而作者给出的方案是,如果你遇到了非常无聊的内容,但是你又不得不记住,你就要换一个思考的问题:这个内容和我感兴趣的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
比如说,作者是个非常喜欢给人做培训和分享知识的人,所以哪怕他遇到了一个再无聊的信息,他都会想:“如果我要给我的学生讲这个信息,我能怎么讲得有趣一点?”这样做之后,再无聊的信息在他看来都会变得有趣,因为他是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记忆这个内容。
其他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包括:
1. 这个信息能怎么帮助我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它能怎么样帮我在未来获得更好的生活?
3. 我在工作中能不能用到这个信息?
4. 它能如何成为我社交时候的谈资?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关键是要在信息和你之间建立起深度联系。只要你调整到一个好的心态,所有无聊的信息都可以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大家都知道,interest 这个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兴趣,一个是利益。作者给出的“面对无聊”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告诉你,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记忆的兴趣,就不妨想一想,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至于作者是否用这个双关语做了一个文字游戏,我也不得而知,但这也称得上是某种巧合了。
G.K.切斯特顿是英国 20 世纪一位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他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世界上不存在无聊透顶的事情,只有不感兴趣的人( There are no uninteresting things, only uninterested people)。”这听起来和罗丹的那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下次再遇到自己感到无聊却又不得不背诵的信息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利益。
第三步:重拾你的好奇心
我们大家都知道,做事情需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但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找回自己的好奇心呢?
之前,我们在解读《阈限思维》一书时,曾提到过“空杯理论”这个概念。所谓空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即便已经在某些方面你是专家了,也要时刻保持初学者的心态。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不断让大脑“空”出来,好填充进全新的新鲜事物。
其实,好奇心这个概念和“童心”特别接近。回忆一下,当我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们当时特别爱看《十万个为什么》,总是爱提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大之后,当我们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比如金融、互联网、知识付费等等,也会对这个行业的雄奇现实充满好奇,想要了解它的方方面面,这其实就是我们找回童心的表现。
所以,重拾好奇心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是保持空杯心态,假设自己一无所知,再去看待眼前的内容,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新意、在哪里吸引了你。
如果说你很难跳出已有的认知,那不妨假设自己需要给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讲清楚一件事,比如他就是你的小外甥,或者邻居家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那你需要站在他的角度换位思考,这个信息到底有什么让我好奇呢?这说不定会给你的记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以上所说的,就是《无止境的记忆力》这本书中最精髓的“PIC 记忆法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放弃拯救自己的记忆力。记忆力是需要训练的,而且是能够随着训练而逐渐提升的。
记忆力不是一种“能力”,相反,它是一种“习惯”。而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选择是,你是否愿意用正确而高效的训练工具,日复一日地训练你的记忆能力。而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PIC 记忆法则”,能够为你拯救自己的记忆力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以后再背东西的时候“三省吾身”:找到记忆目标了吗?拥有记忆兴趣了吗?找回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童心了吗?
孔子在《论语》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生们为什么不研究《诗经》呢?《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谏的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道理来事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古人学《诗经》当然是需要背诵的。而孔夫子的这段话,既明确了记忆的目标:事奉父母、服事君上;还和兴趣以及利益有关:培养联想力、观察力;还谈到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当然,古人学习“名物”也存在礼仪的用途)。如果凯文·霍斯利有缘读到《论语》,也一定会对孔夫子的认识赞不绝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