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 概念、内涵、定义、含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更新]
·
·
分类:行业
4646 阅读

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

概念、内涵、定义、含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概念、内涵、定义、含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概念、内涵、定义、含义之间的区别是: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内涵”是概念的内容;“定义”是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含义”是(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具体含义:
1、概念 [gài niàn ]: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造句: (1)这篇论文概念明晰,说理透彻,是一篇好文章。(2)凡是具体的概念都是从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3)这本书对概念的解释含混不清,使人费解。
2、内涵 [ nèi hán ]:某一逻辑术语所包含的性质或一组性质,这种性质是用概念表达的,或包含在概念中,或对于所指的事物的概念是主要的。造句: (1) 鲁迅的文章内涵丰富,令人回味无穷。(2)经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领悟了课文主题的内涵。(3)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3、定义 [ dìng yì ]: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1)老师列举了好几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定义。(2)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3)摘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定义众说纷纭。
4、含义 [ hán yì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暗示,示意,涵义。(1)这篇文章辞句优美,含义隽永,令人在读完后,不禁称快。(2)我们不但要懂得词语的含义,更要懂得词语的用法。(3)这段话含义深刻,你要好好体会。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举例?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在用词上表义不清楚,不明白,让人无法理解。
词的歧义指的的语句中的某词具有多种含义,容易让人在理解时弄不准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进门穿上拖鞋”中,“进门”就有歧义,一种意思为进门之后再穿上拖鞋,另外一种意思指的是进门之前穿上拖鞋。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它的歧义就消除了,比如拖鞋摆在门外,这时的意思就非常明白:让你穿上拖鞋再进门。

语文中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一种是“拆词解释法”。就是先一个个理解词语中的字,然后再通顺地 将它们连起来。
例如,统编教材第14课《桂林山水》中“水平如镜”这一词语,就可以 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首先解释字:水,水面;平,平静;如,好像;镜, 镜子。最后,连起来就是:水面平静得好像一面镜子。要注意,连词成句时 一定要把句子连通顺了。
可将“拆字解释法”进一步细 化成三步,更便于操作。
第一步,先用“拆字法”把词拆开。比如,“千姿百态”就可以拆为两 组:千和百、姿和态。
第二步,就是理解。“千和百”就可以理解为“许多、多种多样”的意 思,而“姿和态”呢,就可以理解为“姿态、样子”等。
接下来是第三步,可以把字的意思加起来,也就是“词义相加”,这样, “千姿百态”就可以理解为“许多、多种的样子、姿态”。
我们来编一首儿歌:学习词语好方法,
一拆、二想、三理解;
只要用好“三步法”,
词语理解不用怕。
第二种是“换近义词解释法”。你先找出这个词语的近义词,代入句中读 一下,意思相同就可以了。
例如,统编教材第11课《鲁迅与时间》中有“悔恨”这个词,就可以用 这个方法来解释。
再比如“寻觅”这个词也可采用此方法,因为它的近义词是“寻找”, 故该词语的意思也是“寻找”了。
第三种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先把这词的上下文读几遍,想想这个词语 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根据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来解释。例如,统编教材 第12课《繁星》中的“摇摇欲坠”一词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解释。首先读懂 课文,然后想想这个词的大概意思是“东西摇摇晃晃的,好像快要掉下来似 的”。最后,根据课文中的“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中的 “星也在动”和“低”就可以解释为:星星在天空中摇动,它们非常低,好 像快要掉下来似的。
又比如“七嘴八舌”这个词,在文中找到“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议论 开了”这个句子,“七嘴八舌”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第四种:重点字理解法。 即通过理解词语中的重点字,来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
例如,“目不暇接”这个词语,“目”的意思是“眼睛”;“暇”的意思是 “空闲”。那么“目不暇接”的意思就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闲不 下来。
又比如,“妩媚”这个词语,通过看两个字的部首,从中知道,这个词语 一定跟女子有关系。再根据上下文,大概就可猜出这个词的词义。
理解词语是阅读分析中的难点,有的同学最不喜欢做这类题目,但这类 题目往往又是最易失分的。其实,只要方法对头,这类题并不会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