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羽毛面具道具
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人”字最初为何“造”成这个样子?如果用“杠精”的话回答——那只能去问当年造这个字的人了——别人谁说的都可能不准;若以汉文字学的说法回答,就是现在的汉字,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同源发展而来的,当时占大部分的文字是象形字,“人”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叙述清楚,稍微绕点弯儿,先请谅解。 一,汉文字究竟有多长的历史,现在尚难定论。郭沫若曾认为有6500年左右历史,还有一些史学和文字学大家认为至少有6000年上下。从贾湖遗址以降,逐渐发现了一些刻符符号,其中一些与甲骨文有极相似之处。但因为发现的刻符数量太少,难以做系统研究,也还难以证明这些刻符的文字性质。徐中舒先生认为,殷商有一个强大的巫史集团——“贞人”,所以形成了甲骨文。他认为夏无文字。徐先生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成就斐然,但这个论断不妨看作是一家之言。甲骨文已被中外学者断定为十分成熟文字,以盘庚所在的前1300年计算,前推到商汤的前1600年,300年里靠商族一己之力,是否有可能使甲骨文日臻成熟如此之快,大可存疑。 二,话说回来,毕竟我们能看到的最早汉文字,还仅只是甲骨文。东汉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于汉字的形成有一个重要观点——“文”和“字”是汉字的两个发展阶段,也就是经历了由图画符号过渡为标音符号的历史过程——“依类象形”是描绘所反映的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形声相益”则是偏旁加音符,也就是由图画文字发展为标音文字。《说文》收汉字10516个,其中,“依类象形”的“文”占20左右,“形声相益”的“字”占到了80。但是在甲骨文中,这个比例是相颠倒的。现在,搜集甲骨文字近5000个,识读不到2000个,有一些人名、地名的字识读了没啥意义,和后来的汉字没有联系。这其中,“依类象形”之文约占65.,“形声相益”之字约占32左右,尚有少量暂无法归类。第一,这可以看出,汉字确实有一个同源发展的过程;第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能有32的形声字,说明其作为文字已经相当成熟。 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是无法证实,二是不太可能由一人一时造出众多汉字。最有可能的是,正如以色列怪才尤瓦尔.赫拉利所言,因为人们的“记忆过载”,有了发明文字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先民,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凭依长期实践积累和出色描写能力,或注重形状轮廓,或注重姿态特征,随物赋形,创造出了最初之“文”。比如根据人的肢体器官、草木的枝芽果实、动物的鳞毛爪牙、器具的方圆曲折等等,通过抽象夸张的手法裁写出来,这样的字在构造方式上多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虽不像绘画那么逼真写实,但形象清晰简洁,利于辨识。殷商甲骨文,正是以这么一些基本字形为基础,然后再用它们作为偏旁部件进行复合,组成了众多的文字形体。 四,说到这里,对“人”字为何这么写,就比较好理解了——其“是以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作为构字的基础”——侧面直立人形,宽泛表示一般之人,别再根据一撇一捺去妄自推断“人”字的道德意义,很不靠谱的。类似方法构字的还有:尸,像人屈身侧卧之形;身,像人妊娠之形;尾,像人有尾形;壬,挺字初文,像人立于土上;老,像人长发倚仗之形,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侧面不同特征造出的基本字形。根据人体正面不同特征造出的基本字形有:大,端立正面人形,伸出双手以示为大;天,正面人形,突出头部,本义是头顶;交,交错下肢的正面人形;立,像立于地面的正面人形;并,像二大人并立状。还有根据人的肢体及活动特征造出的基本字形;根据人体某器官及相关特征造出的基本字形,不再赘述。 五,现在,学者们对甲骨文的研究,已经进入很细致的阶段。比如,除了前面说到的根据人体特征构字的方法外,学者们还归纳了另外三种甲骨文造字的方法——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以禽兽和家畜形象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客观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例如,衣,为上衣之形,也是裘字初文;舟,像扁舟之形;车,像车的外廓;网,像罗网之形;弓,像张弦之弓;禾,像禾稼之形;鸟,鸟的侧视之形;日月,像日月之形;山,像三峰之峦,等等。 由这些基础之文,渐渐的构筑了雄伟的汉字大厦。这方面研究,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社会上、网络上的靠笔画解字,特别是解小篆以后的字,大约是“缘木求鱼”的方法。
魔兽世界中泰罗克的羽毛怎么得到?
在塞泰克大厅完成泰罗克的传说任务后可以获得面具和羽毛等装备,具体步骤如下:
1、来到塞塔克大厅副本外,找到有黄色问号的鸦人。
2、与它对话后,选择泰罗克的传说任务接受。
3、打开任务书,阅读任务的要求。
4、任务接受后,通过副本的门口进入副本。
5、根据任务的要求,需要击败第一个BOSS在击败BOSS前,先清除小怪。
6、击败BOSS后,获得任务道具泰罗克的面具。
7、进入第二个BOSS场景后,在地上开启任务道具泰罗克的传说。
8、进入第三个BOSS利爪之王。
9、击败利爪之王后,获得任务道具泰罗克的羽毛。